1. 养生舱的历史背景
养生舱并非近代科技产物,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医疗界大约300年前就被开发使用的高气压氧治疗机器,正是以这个原理为基础。美国约在25年前就开发了跨时代的柔和型健康气压养生舱,又称为温和养生舱装置(注:跟高气压氧治疗期完全不同的东西)
2002年,因世界杯足球赛英国代表主将贝克汉姆的使用而为世人所知。在日本,职业棒球选手齐藤佑树先生使用后,以运动界为中心开始盛行。现在,在日本有专门的美容健康养生舱沙龙,以舒缓和美容为目的的使用人群剧增,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正因为美容健康养生舱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它才被称为安心、安全的产品。
2. 结构见证的安全性
美容健康养生舱的原理很简单。
直径60cm,长2m的密封舱体,气压是由压缩机来输送,养生舱内部压力只有1.3气压而已。
1.3气压的压力相当于在水深3米的压力。
如果您体验过就能明白,不会有很强的压力。
并且它只是输送空气,并未使用任何危险气体,从结构来看都是“安全”的
3. 产品体现的安全性
基本上是按25年前美国制作的养生舱和构造为基准制作的。
在养生舱的内部设有2个阀,可在养生舱内部随时简单调整降低气压。另外,在养生舱的内部也可以拉开密封拉链,从里面出来。从产品设计上来看也是真正做到让人放心。
![机器图2.jpg 机器图2.jpg]()
[结合型氧气]与[溶解型氧气]
氧气分为两个种类
平时我们呼吸吸入的氧气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管围绕在体内。因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被称为[结合型氧气]。
但是,这个[结合型氧气]的粒子大小比毛细血管还要大,因此无法将氧气元素传送到身体的细枝末节部分。
还有一种是[溶解型氧气],是融入血液和淋巴液等形成的氧气。养生舱内,气体化所产生的[溶解型氧气],通过气压输送至血液和淋巴液,从而[溶解型氧气]可以摄入到毛细血管内。
在1.3气压的养生舱内,“气体根据一定的气压比例溶入液体”称为[亨利规律]。因此氧气容易溶入到血液和淋巴液中,可以正常的摄取氧气。
造体细胞之一,一种是需要氧气的,因氧气不能摄入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导致氧气缺乏,从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于是[溶解型氧气]作为氧气被普及,用来改善缺氧症状。
毛细血管,占领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从大脑开始的重要器官和皮肤大部分的血管都是毛细血管。
因通常的呼吸是[结合型氧气], 人体有些部位难以充分吸收氧气,而养生舱是用来摄入[溶解型氧气], 被需要的氧气可前往身体各个部位,从而达到供氧效果。
[结合型氧气]
呼吸摄取的氧气是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与结合型氧气前往体内的各个部位。但是,由于毛细血管变大,如体内血管受到污垢等环境的影响,血液往往容易变差,氧气很难引导到体内细微的部分。
[溶解型氧气]
分子的原状态溶入血液、体液,被输送的氧气会比毛细血管还小,身体各个部位容易被摄入的通常只是很微量的,环境压力提高血液中所需的溶解型氧气的量在增加,在高气压中呼吸就可增加。